办假身份证当罚,但职场年龄歧视也是问题
办假身份证当罚,办假但职场年龄歧视也是身份问题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新京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1-12-06 09:16:16 【字体:小 大】■ 来 论
据央视报道,近日,证当职场上海一名女子花钱找人做了一张假身份证,年龄并修改了身份证上的歧视出生日期。当她使用这张假身份证在银行办理业务时,也问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并报警。办假目前,身份当地警方已依法对这名女子行拘。证当职场
明明知道身份证是年龄假的,居然还敢带到银行使用,歧视当事女子被拘无疑是也问咎由自取,也符合《居民身份证法》的办假规定。不过,身份当女子吐露自己使用假身份证的证当职场原因时,又难免令人唏嘘。原来她是因年龄偏大找工作屡遭拒,才在假身份证上把年龄改小。这虽不能给其违法行为赋予任何正当性,但此事反映的大龄求职者面临年龄歧视的问题仍值得更多关注。
实际上,这并非个例。此前有不少类似报道见诸报端。在种种职场歧视行为中,年龄歧视在我们社会表现较为突出,且呈现长期化、顽固化的特征。至今仍有不少招聘信息公开对应聘者年龄提出不合理限制。
如果把歧视行为界定为“由无关特质产生的偏见”,那通过办假身份证顺利入职并胜任这份工作,恰恰体现了职场年龄歧视的荒谬性,这足以说明年龄与工作能力并无直接关系。因此,很大程度上,“年龄大”只是招聘人员的“心魔”。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,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加速落地,职场“银发族”的数量和比例势必上升。与此相伴的是现代人健康水平显著改善,再加上技术对体力劳动的替代,大龄人士和年轻人一起参与职场竞争,是无法阻挡的社会趋势。
如果将来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,那一个人从22岁本科毕业进入职场,43年的工作年限中有30年是“35岁以后”。就此去看,人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,就是大多数社会价值将由现在所谓“职场大龄人士”创造。善待他们,就是善待社会的未来。
以此而言,公平对待每一个符合任职条件的求职者,不光是道义的同情,更是应有的社会理性。努力打造一个无年龄歧视的求职环境,办假身份证修改年龄的情况自然逐步销声匿迹。
□王钟的(媒体人)
(责任编辑:休闲)
- 台股變貴,想投資陸股「撈便宜」?進場前你該知道的5件事|天下雜誌
- 厦门对医疗机构价格公示 3月1日起这么做
- 明光深化宅基地改革助力乡村振兴_
- 备战2023春节,这款小青柠礼盒必将火遍大江南北!
- 厦企组织员工为父母亲重拍婚纱照 定格“不老爱情”
- 2019年11月18日中国玻璃综合指数,期货知识
- 铸高质量发展“硬核”——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记略
- 缺工會持續多久?Web3是台灣機會?2022天下經濟論壇,看懂六大趨勢|天下雜誌
- 郑州住房的违规售房问题 房管局将出“狠招”治理
- 传EA将关闭Codemasters 新《极品飞车》已在开发中
- 石梁镇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表彰大会_
- 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的价值分析与探究
- 2020年上半年泉州为消费者挽回损失超1000万元
- LED厂荣创:成本难降是Mini LED普及大问题,行业资讯